國檢集團綠色建材評價研究成果獲科技進步一等獎
2017-04-27 16:00 已被瀏覽 3046 次
中國建筑材料科學研究總院、中國建材檢驗認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綠色建材產品和部品全生命周期評價技術與應用”項目近日獲得“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中國硅酸鹽學會建筑材料科學技術獎”科技公益類一等獎,該項目在國內率先建立了基于全生命周期的綠色建材產品評價體系。
據統計,我國的能耗結構中,建筑的運營過程占據了大約30%左右,與建筑相關的建材工業、運輸、建造等占了18%左右,兩者相加達到了近50%,而建材生產過程的廢氣排放約占工業廢氣排放總量的20%。因此,大力發展綠色建筑和建材是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一方面,我國的綠色建筑事業正如火如荼地開展,亟需綠色建材的支撐;另一方面建材行業產能過剩嚴重,亟需通過發展綠色建材來轉型升級。但是,缺乏科學、合理和可操作的評價技術成為制約綠色建材發展的瓶頸。
以中國建材總院、國檢集團蔣荃教授、趙平教授和北京工業大學龔先政教授為帶頭人的項目組在10年前就敏銳地發現,我國綠色建材評價主要存在5個問題:一是單因素評價,無綠色建材綜合評價體系;二是研究方法以定性為主,缺乏基礎數據支撐;三是LCA評價體系尚不完整,僅限于生產階段;四是國內外能源結構等條件不同,國外已有的LCA數據庫無法利用;五是缺乏建材對建筑性能影響的定量表征技術,未建立與建筑評價的銜接。上述問題導致綠色建筑選材難和綠色建材應用難,妨礙了綠色建筑和綠色建材的發展。
針對這些問題,項目組歷時10年,以建立綠色建材評價技術體系和與綠色建筑有效銜接的選材技術為目標,在應用理論、數據庫、技術集成和標準研發4個方面展開了長期系統的科學研究。建筑材料有76大類、500多個規格、1800多個品種。為了獲得行業狀況和材料關鍵性能的第一手數據,10年來,項目組的足跡遍布全國各個省份,產業集中的長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極端環境的漠河、吐魯番、西沙和拉薩,都留下了項目組的身影;10年來,學術帶頭人的頭上有了白發,青年骨干成了爸爸媽媽。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項目組現在已成長為國內最專業的綠色建材生命周期評價研究團隊之一,并取得多項原創性成果。項目組在國內率先建立了基于全生命周期的綠色建材產品評價體系,實現定量化的評價建材產品生命周期環境影響;首次建立了建材產品全生命周期能耗與碳排放計算模型,研發了建材產品和部品環境負荷數據庫,集成開發了建材產品和部品從模型、數據、工具到應用的全生命周期LCA評價系統工具;首次將建材產品和部品的全生命周期環境評價(LCA)結果,與綠色建筑的功能目標相關聯,率先開展了基于綠色建筑性能目標導向的綠色建材產品及部品選用技術指標體系研究,探索了用于綠色建筑的建材產品選用技術路徑和方法,初步實現綠色建材與綠色建筑評價的有效銜接;融合項目創新內容,研發了綠色建材及綠色建筑評價相關系列標準化文件并予以實施,包括國內首批PCR標準,住建部、工信部委托編制的國家“綠色建材評價技術導則”,并代表建材行業參與國家與地方《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編制。
項目研究成果被眾多政府主管部門、開發單位和社會組織采信,為統一綠色建材評價的方法、數據庫和系統工具提供支撐,對建材行業,為建材企業開展節能減排指標的量化分析,對促進建材行業節能減排、轉型升級有巨大的推動作用;對建筑行業,為量化評價綠色建筑提供基礎數據支撐,帶動從建材到建筑整體產業鏈的綠色化升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