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屆一次會長工作會達成“北京共識”描繪防水行業發展戰略新藍圖
2016-11-08 16:05 已被瀏覽 2989 次
正值“十三五”開局之年,面對宏觀經濟增速放緩、產業結構調整換擋和行業轉型升級的復雜環境,行業如何發展,未來方向如何、路徑和動能何在?
為此,11月5日,中國建筑防水協會正副會長、監事會主席、正副秘書長齊聚北京,召開第七屆理事會第一次會長工作會。會議由李衛國會長主持。
會議聽取了協會“十三五”課題組對“建筑防水行業‘十三五’發展規劃綱要(初稿)”的匯報,會議圍繞行業持續健康發展、創新驅動轉型升級、綠色發展、融合發展、優化行業生態、防水工人職業化和開拓國際市場等領域進行了熱烈和富有成效的討論,達成了“建筑防水行業未來發展共識”(簡稱:“北京共識”)。
“北京共識” 創新行業增長方式,指明行業發展路徑,描繪了行業未來發展新藍圖!督ㄖ浪袠I“十三五”發展規劃綱要》將圍繞其制定行業發展指導思想、發展戰略和目標措施,指導行業持續健康發展。
一、全面落實國家產業政策,行業結構調整與整合優化并舉,滿足國家建設工程市場需求和人民對品質生活日益提高的需要;挖掘增長新動能,推動行業持續健康發展。
“北京共識”提出 “十三五”期間主要防水材料產量的平均年增長率在6%以上的穩定增長的目標。
通過優化存量市場,調整產業結構,滿足建設市場年均5.5%的增長需要。同時,通過不斷開發海綿城市、海洋工程、地下綜合管廊、裝配式建筑、綠色建筑和既有屋面翻新等領域拓展增量市場。
引導大型企業做大做強,要培育20家大型防水企業集團,培育100家大型制造企業,行業中涌現出若干家年銷售收入超過100億元的企業,年銷售收入超過20億元的企業達到20家以上;行業前50位的企業市場占有率達到50%。
基于多數中小防水企業采用簡單模仿、同質競爭的道路越走越窄的現狀,“北京共識”首次提出“探索中小企業發展戰略”,提出向系統配套和系統服務轉型,走提質增效、精專新特的差異化發展道路。
二、堅持以創新驅動推動行業轉型升級,制造業和服務業并舉,探索防水工程總承包和工程質量保證保險新機制。
創新既是國家發展戰略,也是行業轉型升級的重要驅動力。通過制度創新,帶動科技創新、管理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擺脫傳統制造業的束縛,開拓防水行業的新未來。
目前,社會對建筑防水行業的訴求正由產品向服務延伸,企業需要緊跟這一變化趨勢,快速調整自身的市場定位。為此,“北京共識”提出了“推動企業由材料供應商向系統服務商轉型”。
同時,首次提出“推動建立防水工程質量保證保險制度”,以結果為導向,回到行業的初衷——“為社會提供不漏的建筑”。通過商業保險這一市場機制,明顯提升防水材料和防水工程質量,以市場的手段優勝劣汰。
“北京共識”還首次提出了“探索實施屋面工程專業總承包制度”,這將與世界主流接軌,讓防水行業直接為綠色建筑屋面工程系統服務,為企業提供了新的機遇和挑戰。
這將催生出一個新的群體——“屋面工程承包商和防水工程承包商”,目前多數企業包工包料的代理商最終都會向其轉變。“北京共識”也首次大膽地提出“培育10000家具有法人地位和施工資質的屋面工程承包商和防水工程承包商”,使之成為工程市場終端的主體。
三、以綠色建材評價為導向,推廣清潔生產,優化產品結構;打通綠色產品、綠色工廠、綠色園區、綠色供應鏈等全要素發展路徑,滿足綠色建筑需求。
環保節能是行業綠色發展的主基調,目前行業已出臺了《瀝青基防水卷材單位能耗限額》國家標準,正在申請編制行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同時,將制定和實施綠色生產、綠色產品、綠色應用等方面的標準、評價辦法和認證。通過上述手段淘汰高污染、高能耗的生產工藝及生產裝備,實現行業的綠色發展戰略。
四、促進行業兩化融合,持續提升勞動生產率,構建原材料供應、產品制造、設計、施工應用的全產業鏈平臺,全面提升行業價值。
融合發展是國家“十三五”的核心戰略,防水行業的融合發展主要體現在:
在工業化和信息化兩化融合的基礎上,行業還應利用互聯網技術,研究和推廣智能化生產、智能化物流、機械化施工和電子商務,提升行業勞動生產率。
鼓勵企業與大型原料供應商、建筑設計機構、大型房地產商和建筑工程總承包商等進行戰略合作,充分整合上下游資源,拓展防水產業領域,全面提升行業價值。
五、構建“政府主導、企業主體、行業自律、社會監督”的社會共治機制,運用質量提升、標準規范等手段,打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優化行業生態。
在尊重市場規律,充分用好市場這只手的同時,也要加強監管的力度,才能避免行業無底線競爭導致的劣幣驅逐良幣。行業連續5年開展的質量提升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績,積累了社會共治的經驗。未來5年,要繼續加強生產、流通和應用等領域的市場監管力度,規范和調動各方社會力量,加強輿論監督,共同打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優化行業生態。
六、建立多層次人才培養體系,探索防水工人職業化制度。
“北京共識”首次提出“逐步開展防水工人職業化基礎建設,探索防水工人職業化制度”。隨著中國人口紅利的削弱,生產自動化水平提升,倉儲物流智能化水平提升以及屋面工程的專業化、系統化,未經規范培訓的農民工將逐步退出歷史舞臺,取而代之的是受過系統培訓的專業防水工人,高素質的產業工人將成為行業發展的重要基石。
七、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大力開展國際交流,加速行業國際化步伐;踐行“一帶一路”戰略,大力開拓國際市場。
“走出去,請進來”,中國防水科技與產業融入世界經濟一體化是行業發展的必由之路;
“一帶一路”是國家戰略,也是實現中國防水走出國門,開拓國際市場的重要途徑。為此我們的產品質量、產品標準、系統服務和科研方向等必須與國際接軌,才有可能誕生世界級的防水企業。
會議一致認為,“北京共識”對行業未來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傳遞出行業合作共贏的信號。建議全行業在“北京共識”引導下,集全行業智慧和力量,共同推動行業健康持續發展。
會議中,朱冬青秘書長還分析了2016年1-9月行業經濟運行情況,介紹了2016年12月6-8日將在重慶召開的全國建筑防水行業年會暨建筑防水行業質量提升工作大會工作方案。會議還討論了行業關注的其他事項。
|